欢迎访问杭州赛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站!

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
新闻管理
联系方式
  • 杭州赛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  • 企业电话:

    0571-85850033

  • 手  机:

    18042467367

  • 传  真:

    0571-85850033

  • E - mail:

    124340969@qq.com

  • 办公地址:

    杭州市文一西路西溪诚园诚中心2幢205

全国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三维服务系统成效显著

全国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三维服务系统成效显著

高温暴晒,会导致汽车轮胎爆胎;雨天出行,车辆很容易发生侧滑;团雾降雪,更是高速公路最致命的杀手”……据有关资料统计,近年来,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,因雨、雪、大雾、大风等高影响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每年都接近30%

  公路交通运输属于对气象高度敏感的行业,及时规避风险,研发相应的预警监测系统尤为重要。2013年初,基于数字地球开发的全国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(以下简称交通三维监测系统)开始上线试运行。系统运行两年以来,提供了大量有效的交通沿线气象观测数据,使交通气象服务人员获取直观的、快捷的交通气象监测服务信息,并提前作出相应对策,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交通事故,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。

  交通建设促进传统气象服务转型

  准确的交通气象服务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,一是数据,二是集成系统。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交通气象服务领班杨静告诉记者,像美国、欧洲等发达国家,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建立了比较先进的道路气象信息系统,美国弗吉尼亚州于1997年,在整个州建立了40个道路气象监测站,爱荷华州到1999年,整个州建立了50个道路气象监测站,200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始发展道路气象信息系统。

  我国交通气象信息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,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,这一方面得益于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,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。20世纪末,江苏、安徽、上海等省份率先在高速公路沿线建成带有能见度传感器的监测站。从2004年开始,北京、天津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山西等省份也陆续开始安装公路沿线气象观测站,近几年,我国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的布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。截至2014年底,仅全国气象部门建成的公路沿线交通气象观测站已达到一千余套。

  从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,到2013年底,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.4万公里,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,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。日趋成熟的计算机软件技术,将全国交通观测站网的数据以一种更直观、更立体、信息更集成的方式展示,因此,传统的交通气象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。杨静说。

  基于3D-GIS的监测预警服务平台

  手指拖动鼠标,就能查看全国主要道路的路面情况;滑动滚轮,可以放大缩小、出现立体高程地理信息地图;下拉系统菜单,能随时查询包括能见度、小时降水量在内的28种气象/路面要素值杨静向记者演示了这套三维交通预警系统的具体操作。

  她介绍,监测系统主要数据来自地面交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,并基于3D-GIS构建了国家级交通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实时显示平台,可实现全国主要高速公路、国道、省道等道路沿线的气象/路面要素信息的显示查询,目前,主要实现了监测显示查询、预警指标、监测报警等三大功能。

  交通气象数据实时显示查询功能,包括多要素查询和单要素查询两种,以图、表等方式对交通气象监测站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。可以对同一时间、不同要素进行显示,也可以对不同时间、同一要素进行显示,数据自动更新,无须人工干预。

  预警及报警功能,则是系统依据公路网气象条件分级方法,确定出等级划分和指标阈值。服务人员通过该功能可以结合监测信息和预报信息,参考关键气象条件指标进行恶劣天气预警。同时,设置不同等级的报警阈值,就能实现不同颜色显示的自动报警功能,及时提醒值班人员注意。

  未来可应用于多个领域

  应用这套系统,气象部门在道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,效果良好,也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。

  最典型的就是2013年夏季的路面高温监测预警服务杨静告诉记者,2013年夏天,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,江淮、江南等地因高温天气引起的交通事故频发。例如江苏省20137月间的汽车爆胎事故比平常月份增加了近三成,杭州市境内高速公路仅7月份发生爆胎事故就多达978起。

  服务人员运用监测预警系统,提取出江苏省境内高速公路沿线路面温度的整点资料,按照路面温度分级指标,形成《高速公路沿线路面温度实况》产品,及时报送给各媒体网站,产品第一时间被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央视网等各大主流媒体关注和转载,对公众的道路出行和交通安全提供了很好的指示作用。

  谈到未来的应用发展时,杨静表示,这套交通监测预警系统可以运用到包括导航、物流领域在内的多个领域,前景十分光明。从2005年以来,气象部门和交通部门一直在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领域开展密切合作,并已经形成了常态化,今后,这种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。杨静说。


统计信息